作者: 深圳星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发表时间:2022-05-10 20:00:15浏览量:5701【小中大】
编码器是伺服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之一,个人认为,从某种意义上说编码器性能决定着伺服系统性能的上限。例如,最直观的,通常我们用编码器位置反馈信息,解算电机转速,则其分辨率决定着测速波动大小;又如,编码器绝对定位精度为40角秒,则通常意义下,伺服绝对定位精度不会超过此值。
日系伺服厂家,一般将编码器、伺服驱动器、电机成套打包提供给客户;自身技术路线,也是综合利用各个部件的特点,发挥技术协同优势,整体提升伺服性能;他们一般通过专有的编码器协议,将伺服打造成一个封闭的系统,自家电机只能匹配自家驱动器,这样有利于实现最佳的整体性能,就像苹果手机一样,软硬件自己搞,可以极限榨取硬件性能,构造自己的生态。如,安川、松下、三菱、欧姆龙、山羊等日系厂家均是此路线。另外,由于深厚的技术积累,日本也衍生出了专门的编码器供应商,如多摩川、尼康、三协等。
欧系伺服则采取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,相比而言,欧系伺服更加开放;一般伺服驱动器厂家,只做驱动器,将驱动器功能性能做到极致,可以匹配各家编码器,可以匹配各种电机,如高创、ABB、ACS、elmo、贝加莱、copley和科尔摩根等;编码器方面,则衍生出了极其专业的海德汉、雷尼绍、sick等国际品牌,专业做磁编的也有伯根、博斯特、巴鲁夫等;当然也有些厂家,提供整套伺服,如倍福、西门子、施耐德等巨头。欧系伺服,大家分工明确,各自完善自己的技术,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;另外,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配套产业,特别是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撑下,像ICHAUS、AVAGO、AMS、英飞凌等,为编码器技术提供ASIC级整体解决方案,如专用的感应芯片、细分芯片和解码芯片等。